4月19-21日,以“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守护者”为初衷,武汉大学港澳台办主办了本次支教活动,IPCA筑梦者团队再次来到了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孟垅小学。活动在校方及各位志愿者的配合下顺利进行,志愿者们的精心准备,让孩子收获别样的快乐。
当我们再次回到孟垅小学,无论是外墙还是小学周边环境都与前年截然不同,外墙刷上了新的油漆,厕所重新装修了,教室设备也有了更新。可见,近年来农村地区的教育深受政府及社会群众的关注,使得贫困地区的儿童拥有了更多爱与关怀。本次IPCA筑梦者团队,准备了有趣精彩的课堂,趣味美术课、音乐律动课、地理文化课、自然科学课、文学戏剧课、港澳台文化课等。希望孩子们收获快乐的同时也学习到新的知识。
有人问:“支教活动累吗?” 其实志愿者们心里都有个答案,累但很快乐。
小倩同学,由于家庭原因,她的内心非常脆弱,不敢跟别人接触,不愿意参加活动。志愿者开导她时屡屡碰壁,但也确实一点一点走进她的心灵。看到她举手参与课堂活动的那一瞬间,志愿者内心的激动不可言喻。
有人问:“支教活动那么累,值得吗?”
当孩子们对我们的课堂有回响,当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当课室里回荡着孩子们铜铃般的笑声时,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破冰游戏结束后,小孩子们主动
要求要和志愿者来一张大合照
翻找相册时发现,快门记录的不是照片,而是孩子们的笑声。看那一张张天真的面孔,真想把时间停在那一刻。
通过家访调研活动,我们对农村家庭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出城务工的父母,照顾孩子们起居饮食的爷爷奶奶,这大概是孟垅当地绝大多数家庭的写照。尽管家庭条件不好,他们仍希望孩子们能把握继续升学进修的机会。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脱贫攻坚战的现实意义,认真思考作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志愿者有话说】
梁晓晴:
转眼间3天2夜的支教活动就结束了。记得到最后有一个小男生在抱着我的时候悄悄在我耳边说:“明年一定要来”。不想要说再见,但不得不说再见。回想着站上讲台,面对一张张可爱的面孔,孩子们每一声“小晴姐姐”,那份激动仍在心中。这次支教,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对知识的渴望,什么是感动,什么是艰辛。如果让我说支教的感受,我会说:“艰苦并快乐着,忙碌并享受着,付出并收获着”。
林晓兰:
这是我第一次去支教,说实话一开始真的很忐忑不安,害怕小朋友会觉得上课无聊,很感谢小朋友愿意听我讲课也包容我的不足之处,看到小朋友上课大笑的样子真的很欣慰,从一开始大家都很小心翼翼的相处到后来大大咧咧的拉着我们玩游戏,志愿者和小朋友一起进步着。小朋友用他们的纯真在三天里带给我们很多温暖的回忆。
江禹均:
第三年支教,第二次来孟垅,变的是身边的合作伙伴,不变的是大家的爱心和孩子们的热情;第一次走进孩子们的家庭,更深刻地感受到孩子们对爱和安全感的渴望,如果说农村条件的限制让他们很难走到城市是志愿者无法改变的,那么选择来到他们身边的我们就要做好长期联系下去的准备,给他们更多精神上的寄托,鼓励他们不要放弃。支教的意义,不是教会他们什么知识,而是给予他们更长时间的陪伴,让他们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爱着他们的人。
余晓晴:
远方眺望,孟垅小学生是彩色的,坐落在半山上;正如孩子的童年是彩色的、多彩的,坐落在象牙塔中,愿孩子在面对现实世界时,保持童年的纯真,相信社会的真善美,相信教育在今日仍能改变命运和自我。教育,是追求自我梦想的必经之路。
丁合怡:
是的,当有一天,你来到一处偏僻的山区,你体验着孩子们的生活,感受着孩子们的心情,望着孩子们黑亮黑亮的眼睛,你会发现,你根本就失去了原本所持有的一切想法。你只能感受到纯粹的个体,从最开始的观望到对话到彼此融合带给你的震撼,震撼甚于感动。
在孟垅的风中雨中,在孩子们深深的酒窝里,在志愿者的心中,藏着我们彼此珍贵的回忆。
三天时间很短,我们带去了不一样的课程体验,和孩子们一起欢笑奔跑,解锁孩子们那颗探索外面世界的心,也深刻思考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担当的社会责任。
最后,把最美的祝福送给孟垅的孩子们,希望你们健康快乐成长!
文稿:林依蓝 / 摄影:宋佳容 , 林彦翔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行政楼东北附楼 邮编:430072